说到QA,通常指的是质量保证(Quality Assurance)工程师,但我更喜欢定义敏捷中的QA为质量分析师(Quality Analyst),主要基于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 质量保证更偏向于工业说法,称参与软件测试的人员为质量分析师感觉更恰当;
- 质量保证师更多的还是把测试当作软件质量的最后把关着、看门人,而敏捷中的QA更多的是建议提供者而非看门人,把QA称为质量分析师更能体现敏捷中团队对质量负责的原则;
- 质量分析师更重视业务价值,关注业务价值的分析。
QA,质量分析师,显然与测试有关。敏捷中的QA,也就是与敏捷测试有关。敏捷测试就是在敏捷开发模式下对软件进行的测试,要求尽早测试、频繁测试,以及时提供反馈。敏捷测试要求团队对软件产品的质量负责,而不是某个带有QA头衔的特殊人员。敏捷中的QA可以是参与敏捷测试的所有团队人员,而并不一定是特定的专职的测试人员。
这听起来是不是有点特别?跟传统开发模式下的测试人员是不是有些不一样?别急,我们先来看看敏捷中的QA是如何进行日常工作的。
01 敏捷QA的日常活动
从迭代到发布,敏捷测试的生命周期各个阶段QA的活动主要有:测试分析,测试自动化策略分析、框架构建等,故事测试,迭代计划会议和客户演示,测试自动化的维护和执行等。如下图示:
QA并行工作于多个迭代QA通常不是仅仅工作在某个迭代,而是并行的同时工作在多个迭代:要对当前迭代的故事进行验收测试、探索性测试,和开发人员结对实现测试自动化;还要和业务人员结对分析下一个迭代的故事,编写验收标准和测试用例。
用户故事生命周期在单个迭代内部,伴随着故事生命周期,QA的活动有哪些呢?用户故事生命周期包括以下几个阶段:故事分析、故事计划、故事开发、故事验收、故事测试/探索性测试、系统测试和客户演示。QA参与故事的整个生命周期,在每个阶段都会发挥作用。
- 故事分析阶段:需求澄清,业务场景和验收测试的确认
- 故事计划阶段:拆分测试任务,在每个故事开发估算基础上考虑测试的时间和估算
- 故事开发阶段:和开发人员结对实现自动化测试,和团队沟通发现的问题和缺陷
- 故事验收阶段:开发人员开发完故事后,QA和业务分析人员要在开发机器上进行验收,以提供快速的反馈;同时还要对测试覆盖率(单元测试、组件集成测试、功能测试)进行确认和提出反馈
- 故事测试/探索性测试阶段:执行自动化验收测试,执行探索性测试,强调会阻碍故事发布的因素,和团队就测试覆盖率进行沟通,为发现的缺陷添加自动化测试系统测试
- 系统测试和客户演示阶段:执行端到端的系统测试,执行业务或集成的用户测试场景,和团队及客户就功能特性的质量和稳定性进行沟通,参与给客户演示功能和特性
QA与不同角色结对正如前面提到的,在每个阶段,QA除了要独立进行测试,通常还需要跟不同的角色结对,包括业务分析人员、开发人员、以及客户。
-
QA与业务分析人员结对:通常在业务分析师分析用户故事的时候,QA要与业务分析人员结对编写验收标准。通过与业务分析人员结对,QA能够更好的理解领域知识,从而有利于定义合适的测试用例;QA从测试角度添加的验收测试用例可以帮助整个团队对产品功能性有更好的理解。
-
QA与开发人员结对:QA和开发人员分别能给团队带来不同的技能集,认识到这一点很重要。作为一个团队,最好通过平衡不同的技能集来获得共同的目标。这对于传统的瀑布式团队来说是一个很重要的心态改变。通常在实现测试自动化的时候,QA与开发人员结对是比较理想的方式。这样结对实现的自动化测试质量相对较高,有测试意识较强的QA参与能够保证自动化测试测得是真正需要测试的部分,而开发人员的编码能力有利于写出简洁可维护的自动化测试代码。另一方面,QA通过与开发人员结对,编码能力也会相应有所提高,而开发人员通过与QA结对,测试意识也会增强,更有利于编写质量较高的产品代码,更有利于形成全功能团队。
-
QA与客户结对:客户是业务领域专家,通过与客户结对,QA能够更好的从终端用户的角度理解系统,从而定义或者增加更多的端到端的测试用例;一旦QA理解了领域知识和终端用户的观点,其业务价值分析能力会有所提高,在团队需要的时候可以承担业务分析角色;在用户验收测试(UAT)阶段,QA通过与客户结对,帮助客户熟悉使用系统,在必要时可以帮助客户解决一些系统问题。
02 敏捷QA与传统测试人员有何不同
敏捷QA的这些日常活动,的确反映出敏捷QA的日常工作内容和方式都跟传统开发模式下的测试人员有很多不同。下面为大家来详细介绍一下两者的不同,以及敏捷测试对QA的要求有哪些。
1. 敏捷开发与传统开发模式的对比
传统开发模式一般要经历分析、设计、编码与测试这四个主要阶段,每个阶段相对独立,测试是发布前集中的较长时间完成的事情,最后交付大块的功能。敏捷开发是将业务需求拆分成更小的用户故事,采用迭代式增量开发方式,由不同角色组成全功能团队,把原来的每个阶段的事情揉到每个用户故事生命周期里,测试不再是独立的阶段。
2. 敏捷QA与传统测试人员对比
鉴于敏捷开发模式与传统模式的显著区别,敏捷QA与传统测试人员的工作方式和工作内容上也有很大的不同。下表分别从团队构成、测试阶段、工作方式、关注点、业务知识来源以及发布计划制定几个方面进行对比:
传统测试人员 | 敏捷QA |
---|---|
单独的测试团队 | 多角色开发团队中的一员 |
在开发流程后期才开始测试 | 测试贯穿于整个开发流程中 |
通常是独立地工作 | QA和不同角色进行结对 |
被当做最后也是唯一的质量保障 | 关注并强调风险 |
缺乏与业务人员的直接沟通 | 和业务人员直接沟通 |
没有机会参与发布计划制定 | 参与发布计划的制定 |
团队构成
传统模式下测试团队通常属于独立的部门,相应的开发也有自己独立的部门,两者交互较少。敏捷开发提倡多个不同角色(包括项目经理、需求分析人员、开发人员、架构师、QA等)组成开发团队,QA属于开发团队中的一员。
测试阶段
传统模式下通常是开发部门完成整块功能的开发再移交给测试部门集中进行测试,测试是处于上线发布前非常重要的一个独立阶段。敏捷模式提倡尽早测试、持续测试,测试从需求阶段就开始介入,一直延伸到上线,贯穿于整个开发生命周期,不再是上线前的独立阶段。
工作方式
传统模式下,测试人员根据需求规范文档独立完成测试阶段的测试工作,跟别的角色沟通较少。敏捷模式下,测试人员跟其他角色一样属于开发团队,在工作中会跟不同角色进行结对,在多个环节跟不同角色有大量的沟通和确认。
关注点
传统模式下的测试人员在上线前对质量把关,被当做质量看门人,是最后唯一的质量保障。而敏捷强调团队全员对质量负责,QA不再是质量把关者,而是作为质量分析师,更多地关注并强调质量风险,协调团队交付高质量的软件。
业务知识来源
传统模式下开发和测试都是基于业务需求规范文档来开展工作,业务知识基本都来自这份需求规范,较少与业务人员的直接沟通。敏捷模式下,测试从需求阶段就开始介入,会跟业务人员结对或者通过评审需求的方式直接参与需求分析,尽早获取足够的业务知识。
发布计划制定
传统模式角色之间的职责划分比较清晰,测试一般都是后期测试阶段才能介入,没有机会参与发布计划的制定。敏捷开发强调团队成员的合作,测试从团队组建初期就会加入,可以参与发布计划制定,根据对系统的了解以及业务的理解,对发布计划可能需要考虑的因素提供测试视角独特的输入。
3. 敏捷QA不再是质量把关者
从上表的对比可以看到,敏捷QA是特殊的,主要体现在:
- 敏捷QA是提出建议者而非看门人,需要在参与的每个阶段提出自己的建议,而不是等到开发流程最后来对系统进行验证;不仅要验证开发设计是否满足需求,还要发现需求是否能真正体现业务价值,分析是否有不恰当或缺失的需求。比如说,敏捷QA在跟业务人员结对编写验收标准的时候发现故事分析过程中漏掉的需求,在跟开发人员结对过程中跟开发人员讨论某个测试放在哪层实现比较合理等。
- 发现风险,并将风险与团队及客户沟通。QA参与整个开发流程,对系统整体的认识和把握可以说是团队里边最全面的,因此也更容易看到系统存在的风险。
- 及时向团队提供关于产品质量的反馈,便于调整。在每个迭代结束时候,QA需要分析统计该迭代的缺陷,并结合自己通过测试对系统质量的了解,及时跟团队反馈,讨论分析质量下降的原因以尽快作出改进,或总结质量上升的经验,鼓励团队再接再厉。
- 在制定产品和版本的发布计划的时候,QA可以根据自己对产品质量的了解,从测试人员独有的视角提出一些关键的建议。
- QA通过参与开发流程的每个阶段,能够协助团队从内部提升质量,让质量融入到产品开发中来。比如:在故事验收阶段对测试覆盖率的确认。
这些特殊性对敏捷QA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做到:
- 具有丰富的产品知识和对用户业务目标的准确了解
- 对不同系统和数据库所用到的技术知识的了解
- 和不同角色以及客户进行有效沟通
- 主动验证质量目标并及时说出自己的想法
- 编写测试计划,列出需要执行的活动并进行估算
- 自动化测试的能力和对测试工具的基本了解
- 在团队内部进行知识分享,协助整个团队参与到测试活动中来
- 持续提供并获取反馈
通告:质量实践 - 软件质量保障关键实践集 - BY林子
通告:「质量三人行之不止测试」直播问题集 - BY林子
通告:敏捷测试的指导性原则 - Thoughtworks洞见
通告:敏捷QA需要写测试用例吗? - 林子的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