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社交媒体:

常常听到身边的妈妈们这样抱怨:

“让娃爸来,还不如我来,他啥也做不好……”
“把孩子丢给他爸,我是真不放心……”
“爸爸根本不管孩子,全是我一个人,都快累死了……”
“你家爸爸真会陪孩子玩,我家那位啥都不会……”

可真的是这样吗?爸爸们真的天生不会带孩子,还是另有原因?

回想我自己,因为身体不方便行动,孩子刚出生时,爸爸就在月子里承担起给他洗澡的任务。后来,他在养育过程中也投入了很多时间,陪伴孩子成长,带他玩耍,成了孩子游戏中的最佳搭档。我从来不担心孩子会更亲近爸爸而冷落我,相反,我很乐意让他们多待在一起,享受父子间的快乐时光。

所以,爸爸真的“不会带孩子”吗?也许问题不在爸爸,而是我们这些妈妈们,是不是把孩子拽得太紧了,无意间剥夺了父亲参与养育的机会?

母爱不仅是呵护,更是放手

从孩子出生的那一刻起,母亲似乎就天生背负着一份沉甸甸的责任——照顾、呵护、保护,甚至是包办一切:

  • 孩子饿了,第一反应是找妈妈;
  • 生病了,妈妈比谁都焦虑;
  • 学习遇到问题,妈妈第一时间上网搜集各种资料。

久而久之,母亲成了孩子生活里的“安全岛”,一切都围绕着母子关系展开。

然而,真正的母爱,并不是无止境的照顾,而是有意识地让孩子走向独立,让他们逐渐脱离母亲的怀抱,走向更广阔的世界。而这其中,父亲的角色不可或缺。

安全依恋的建立:母亲的责任与边界

母亲与孩子的关系,往往是孩子建立安全感的第一步。但这份安全感,不应局限在母子之间,而是需要延伸到父亲、家庭乃至社会。如果母亲习惯性地承担所有的养育责任,而父亲只是一个“帮手”,那么孩子的安全感就会变得狭隘,一旦脱离母亲,就容易产生焦虑和不安。

更现实的问题是,母亲不可能永远无微不至地陪伴孩子成长。如果孩子习惯了事事依赖母亲,将来面对陌生的环境、复杂的人际关系,如何能坦然应对?

因此,母亲的责任不仅仅是给予孩子依恋,更是主动帮助孩子拓展这种依恋关系,让他们学会信任和依靠父亲,学会在不同的人际关系中找到安全感,而不是只依赖母亲一个人。

父亲角色的缺位:母亲的“过度承担”导致的恶性循环

很多母亲一开始对父亲的育儿方式不放心,总觉得他粗心、马虎、不靠谱,于是凡事亲力亲为,把孩子牢牢抓在自己手里:

“让他带孩子,吃不好、穿不好、哄不好,最后还是要我收拾烂摊子。”

“与其指望他,还不如我自己来。”

久而久之,父亲被动退出,甚至自己也认定“带孩子是妈妈的事”,只在偶尔被要求时才“搭把手”。

而孩子呢?从小就只找妈妈,遇事第一时间依赖妈妈,甚至连爸爸在家也会视而不见。等到孩子长大,母亲又开始焦虑:

“孩子和爸爸关系不亲近,什么事都只跟我说。”

“我一个人累得要死,爸爸什么都不管。”

可是,回头看看,这种结果是不是早就埋下了伏笔?

其实,没有人一开始就会带孩子,父亲同样需要学习和锻炼的过程。 可是,当妈妈们习惯性地“大包大揽”,剥夺了爸爸们试错、成长的机会,爸爸自然也就越来越不会带孩子了。如果不给他们机会练习,他们怎么可能学会?

更深层次的影响在于,孩子的依恋模式是在家庭中形成的。如果从小父亲的角色缺位,孩子未来走向社会时,是否也会缺乏与不同性格、不同角色的人建立良好关系的能力?他们是不是更容易在亲密关系中陷入“单向依赖”或“缺乏信任”的困境?

母亲的“过度承担”,不仅让自己疲惫不堪,也影响了孩子的成长。

母亲如何主动“放手”

  1. 让父亲真正参与
    不是让父亲“帮忙”,而是让他成为共同养育的主体。母亲可以在孩子面前表达对父亲的信任,比如:“爸爸的故事讲得很好,今晚让爸爸给你讲”“爸爸擅长运动,周末跟爸爸一起去玩吧!”当孩子看到母亲对父亲的信任,也会更愿意与父亲建立连接。

  2. 接受“做得不完美”
    父亲照顾孩子,可能不会像母亲一样细致周到,比如奶粉冲得不够热,衣服穿得有点乱,哄睡的方式不够温柔。但这些小瑕疵并不会影响孩子的成长,甚至会让孩子更加适应不同的照顾方式。母亲可以试着放下“标准答案”,让父亲用自己的方式去和孩子相处。

  3. 建立家庭共育文化
    孩子从父母关系中学习如何与人相处。如果孩子从小看到父母共同分担责任,看到父亲也会做饭、哄睡、辅导作业,那么他们长大后,也更容易建立健康的伴侣关系,而不是觉得“家务和育儿就是妈妈的事”。

  4. 鼓励孩子探索世界
    当孩子习惯了与父亲建立连接,他们也会更愿意去探索外界,而不是只依赖母亲。母亲可以鼓励孩子参与更多社交活动,比如让孩子去和朋友玩、去参加集体活动,而不是事无巨细地介入。

结语

放手,才是真正的爱。

母亲的爱,最终的目的是让孩子拥有独立生活的能力,而不是永远依赖母亲。父亲的参与,不仅仅是让母亲“轻松一点”,更是孩子成长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如果母亲能够主动放手,让孩子学会与父亲建立连接,学会在更广阔的世界里寻找安全感,那么这才是真正伟大的母爱。

所以,从今天开始,试着让父亲多带一带孩子吧!可能一开始会有些手忙脚乱,但这正是他成长为一个合格父亲的必经之路。母亲的放手,不是缺席,而是更高层次的陪伴。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